湖州师范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发布来源:后勤服务中心发布时间:2011-05-16浏览次数:3168

湖州师范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后勤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湖州师范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着力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努力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教学、科研、师生的学习生活等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经研究,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现实基础和存在不足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校党政和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按照“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行业水平,创建后勤品牌”的工作方针,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顺利实现了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的重大战略转移,为公司“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社会效益与年营业额同步增长
    “十一五”期间,总公司社会效益与年营业额同步增长,公司整体服务满意率由2006年的86%提高到2010年的90%;年营业额由2006年的322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5000余万元,后勤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后勤服务设施得到一定改善
    “十一五”期间,公司累计投入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费用412万元,先后对云士餐厅、望峰楼餐厅、和畅楼、和顺餐厅、和悦餐厅进行了装修、改造,并添置空调,改善了师生就餐环境;在学生公寓区添置了电开水炉、自助投币洗衣机,方便了师生日常生活;
新建了“一卡通服务点”,升级了商务系统,方便了师生消费;逐年对后勤服务设备进行检修更新,确保各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总公司还协助学校完成了东西校区浴室装修、改造工程和1-4幢学生公寓给水系统改造工程,改善了师生洗浴条件和住宿生活条件。
    3.内部管理日趋科学规范
    2006年以来,公司先后进行了两次内部管理结构的调整。一是纯线状管理模式向线、块状管理模式的调整,消化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带来的压力;二是目标责任制管理逐步向纵深延伸,成立采供部、监控部、人事部,推行物资集中采供工作,加强了公司物资采供、服务质量监控与人事管理工作,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十一五”期间,公司在餐饮管理方面推行了“五常法”,导入了“食品量化分级管理体系”,创建了“标准化食堂”;在公寓管理上努力推进“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创建了“标准化学生公寓”。公司还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修订,相继编印了《规章制度汇编》《员工手册》,基本实现了“有章可依”。
    4.人力资源配置逐步优化
    “十一五” 期间,后勤服务总公司员工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打破年龄、资历限制,大胆提拔优秀年轻干部,公司中层领导班子结构得到初步优化,管理效能得到提高;二是积极引进高校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基层管理岗位,培养和储备管理人才;三是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目前,总公司共有员工445人,其中在编员工大专以上学历从2005年的36人增加到2010年的54人;高级工及以上技术等级人数从2005年的37人增加到2010年的74人,员工队伍素质、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5.党建与文化建设取得一定实效
    “十一五” 期间,公司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党建活动,并以此来引领公司的文化建设。以“提升服务质量,增进沟通互信”为宗旨的“优质服务文化月”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以“倡导先进,树立典型”为目的的“十佳员工” 评选活动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杆;以“弘扬民主,集中民智”为导向的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倡导了民主、促进了和谐、推动了发展。
五年来,公司各级各部门先后被评为“省三育人先进集体”、“省高校后勤管理创新奖”、“省模范职工小家”、“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平安单位”、“优秀班组”等荣誉称号。
    (二)存在不足
    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
后勤社会化改革已有10年时间,改革之初既定的3年剥离目标虽已基本实现,但由于高校后勤的特殊性导致总公司在处理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与教育社会属性关系上进退两难。“十一五”期间,总公司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但就其实质而言仍是模拟企业化运作。如何进一步理顺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后勤服务总公司“十二五”期间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 人力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总公司虽然围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针对服务学校“十二五”发展新目标的后勤人力资源配置尚不够清晰;支撑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技术人才紧缺;为师生直接提供服务的一线员工的学历普遍偏低、年龄偏大。
    3. 服务管理经营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公司在服务、管理、经营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但总体仍属经验型、粗放型。如何标准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如何优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如何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提升经营品质,均是公司“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新课题。
    4. 后勤服务设施需要进一步改善
    我校后勤基础设施虽已有一定改善,但与学校发展及师生的服务需求相距仍较远,且相对省内高校仍比较落后。后勤服务设施的陈旧、老化和标准不一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服务范围的拓展和服务品质的提升。因此,争取学校支持,自身力所能及投入,进一步改善后勤服务条件仍是公司下一步继续努力的方向。
    5. 企业文化需要进一步凝炼
   “十一五”期间,后勤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后勤的品牌和文化尚未得到有效的凝炼。服务特色还不够鲜明,重点还不够突出,亮点还不够醒目。如何强化后勤管理服务中的育人特色,凝炼具有我校后勤亮点和特色的品牌和文化,是我们亟需寻求突破的重要方面。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行业水平,创建后勤品牌”为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服务经营目标和服务满意率,着力推进服务标准化,管理优化,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队伍配置,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整合公司内外资源等途径,建立高效、优质、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师生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使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理顺,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后勤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服务保障能力有较大提升,公司年营业额逐年增加,师生服务满意率稳中有升,基本实现服务标准化、管理优化、经营集约化。
2011年—2015年,后勤事业发展力争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在理顺体制机制上有突破;二是在强化内涵发展上有突破;三是在改善后勤服务设施上有突破;四是在配合学校建设“幸福师院”上有突破。
    2.具体目标
   (1)管理水平
    本着立足校情、着眼发展的原则,认真总结后勤社会化改革10年来的基本经验,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理顺和建立一整套适应后勤服务总公司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执行力,提升管理效益。
   (2)服务质量
    本着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的原则,以餐饮、住宿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服务标准化,后勤整体服务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3)年营业额
    本着增收节支、开拓创新的原则,以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拓宽服务经营渠道、提升管理效益为抓手,夯实公司经济基础。到2015年在校生总规模达到 20000人的基础上,公司年营业额超6000万元。
    (四)队伍建设
     本着科学编制、精简高效的原则,通过对后勤人力资源体系的梳理,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使人力资源结构更趋合理,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和一支专业技能精湛的技术工人队伍。
三、主要措施
    (一)以实施服务标准化工程为抓手,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1.推行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根据相关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在餐饮和住宿推行标准化服务示范点建设。一是对现有的餐饮、住宿服务流程制订标准。着眼于整体的服务,采用系统的方法,对整个服务体系内的分工和合作方式进行改善,优化整合服务流程,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对餐饮、住宿具体服务层面制订标准,对各个服务环节中服务人员的仪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进行规范。
    2.以点带面推广服务标准化工程。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具体做法,并以点带面,逐步在后勤物业、文印等其他服务领域进行推广和完善,形成良好的标准化服务格局,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二)以实施管理优化工程为抓手,推动管理水平上台阶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管理体制上,在校党委行政和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科学发展新目标,进一步理顺学校和后勤服务总公司的关系,建立既符合我校实情,又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特别是要进一步理顺人事管理体制,学校要为后勤服务总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人事政策。一是明晰所有者。由于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特殊性,后勤应立足于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本着立足现状、着眼发展的原则,在后勤基础设施改造、设施设备投入上得到学校的支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以不断改善后勤配套服务设施;二是明晰管理者。后勤服务总公司是学校具体实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部门。因此,为确保后勤服务总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的的优秀人才,公司的管理岗位要与学校的管理岗位相互流通,形成顺畅的流通机制。
    在运行机制上,一是根据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公司整体服务管理格局,科学定岗定编,使之更加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二是针对后勤服务总公司的双重属性,实行公益性服务(住宿、物业、水电保障等)和经营性服务(餐饮、文印等)分类管理,公益性服务类按公共事业运行进行管理,经营性服务类按企业运行管理;三是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公司创新发展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参照省高校行业规定的相关比例,明晰后勤5年规划的人力资源架构,同时本着统筹兼顾、效率优先、稳步实施的原则,改革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科学合理地设置管理、技术、服务等各级各类岗位。到 2015年后勤服务总公司总人数控制在500人以内,在编职工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从2010年54人增加到60人,占管理人员70%以上;高级工及以上技术等级保持在70人左右,比例提高到80%以上。
    3.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按照“求实稳健、把握预期,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公司各级各部门科学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并签订目标责任书,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确保年度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4.提高制度执行力。明晰部门职能,完善规章制度,促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关效能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强化二级监控的职能,努力做到以岗位制来明确工作职责,以承诺制来规范服务内容,以首问制来检验服务态度,以满意度来界定工作成效。
   5.建立科学的领导和决策机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司发展全局,坚持和完善校党委、行政、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党政联席会议、总经理办公会议等议事制度,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水平,引领后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以实施改革创新工程为抓手,稳步提高公司年营业额
科学整合公司内外资源,在巩固现有优势项目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改革创新,不断拓宽服务经营渠道,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公司的经济实力。
    1.增强物业服务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工程承接实力。通过加强物业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提升物业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增强参与校内工程项目竞争的优势;创新体制,灵活机制,逐步提高校内工程项目的承接份额,物业部门在现有编制不增编及充分确保物业维修、卫生保洁、绿化养护、水电管理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逐年递增承接各项工程,并确保各项工程质量,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校内工程项目950万元,激发部门活力,滚动发展,稳步提升工程承接实力。
    2.创新文印服务经营方式,巩固校内市场,拓展校外市场。以新校区后勤综合大楼整体规划投入使用为契机,科学谋划文印服务经营格局,制订《后勤服务总公司文印服务中心整体发展规划》。立足校内,开拓创新,逐步加大对文印的设施设备的投入,不断提高文印整体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文印配套服务功能,巩固和拓展校内外市场业务份额,使之成为既能满足学校日常服务所需,又有实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服务实体。
    3.依托校内资源优势,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借助校内市场相对集中的优势,本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大对校内出租房、食堂、学生公寓、浴室、后勤辅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开发和利用,逐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4.发挥员工聪明才智,“金点子”助推公司发展。在公司设立“金点子奖”, 在职工中广泛收集有利于推动公司创新发展的“金点子”,配套建立健全奖励措施,对确实推动公司发展、出效益的“金点子”给予奖励。
   (四)以实施后勤服务设施改善工程为抓手,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1. 加快改造、淘汰落后餐饮服务设施设备。在维护学校稳定的前提下,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严重制约公司发展、结构不合理、安全隐患大、生产效率低下、能耗高的设施设备适时分批进行更新、改造。一是配合学校完成西校区美食城改造;二是结合餐饮服务标准化建设的需要,对建造年代较早的食堂进行改造,使之格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全;三是配合学校建设清真餐厅;四是对陈旧、落后的餐具、用具进行更新,使之更加整洁卫生。五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缓解燃料成本持续上涨压力,取得学校支持尽快完成天然气的改造工程。
    2. 完善学生公寓配套服务设施。一是配合学校完成1-4幢学生公寓改造,争取封闭5—9幢学生公寓北走廊;二是继续在新建学生公寓添置投币洗衣机、电开水炉;开发方便师生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项目,努力满足师生日常生活所需;三是以人为本,尽快对学生公寓学生自行安装空调、热水器进行调研、论证,适时向学校提供改造方案;四是学校应确保学生公寓改造资金的逐年投入。
   3. 积极参与新校区后勤配套工程建设。从有利于服务师生员工学习生活、有利于新校区配套设施规划布局、有利于节能降耗等角度出发,积极参与新校区后勤配套工程的论证和建设工作,主动做好使用规划,积极与相关部门接洽,做好“后勤综合大楼”“后勤辅助用房一” “后勤辅助用房二”的规划及使用工作。
   (五)以实施凝聚力工程为抓手,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幸福感
    1.建立健全职工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一是邀请上级相关监管部门对公司进行行业指导和检查,不断增强公司员工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规范食品加工行为;二是邀请相关行业部门标兵加强对公司服务工作的指导,不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健全职工学习培训深造制度,根据个人申请、组织审批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公司管理、技术岗位的职工进行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技术队伍的管理、技术水平。
    2.创新党建、工会工作,增强后勤员工的归属感。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争创文明窗口,争当服务标兵,把日常工作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两促进,两不误;二是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拉近距离,增进理解;三是进一步完善党员联系群众工程,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从而增强党外职工的归属感;
    3.凝炼后勤文化,增强后勤员工荣誉感。通过建设好“三家”、 开设好“三室”、 开展好“双节”、评选好“十佳”,即建设好“员工之家、工会之家、党员之家”;开设好“阅览室、访谈室、心理咨询室”;开展好“优质服务节、美食文化节”;评选好“十佳员工”等活动的开展,凝炼出具有师院特色的后勤文化。
    4. 改革收入分配体系,增强后勤员工幸福感。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体系;逐步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进一步理顺员工的工资体系,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确保员工的经济收入逐年有所提高,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幸福感。
     (六)以实施党建创新工程为抓手,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1.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牢固确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明确学习要求、搭建学习平台、健全学习机制,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建成学习型党组织,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用好理论学习中心组这一重要平台,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公司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后勤事业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扩大组织覆盖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3.推进党内民主,深化民主监督。推进完善党内直接选举,丰富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保障师生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完善党务公开制度体系,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实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建立健全员工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机制、党员和各级骨干的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工会、教代会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公司发展。
    4. 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完善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内部监控、师生督查的后勤监管体系;研究制订管理服务规范、安全操作等级、质量技术标准;完善部门考核、干部考核、师生评价等绩效评价体系。坚持党务公开制度体系,提高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和透明度。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抓重点、抓落实、抓检查、抓考核,促进各项后勤事业顺利开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校建设特色大学的重要时期,更是总公司抢抓机遇、强化内涵、开拓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在校党委、行政及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建成与我校办学目标相匹配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服务好学校科学发展新目标而努力奋斗!